室况介绍

概况

实验室概况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源于20013月由侯先光研究员创立的云南大学澄江动物群研究中心,20045月通过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联合会的认定成立,依托云南大学,200812月,实验室升级为云南大学二级单位,是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承担“十二五”云南省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地质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南大学“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中“地质学学科建设”和“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建设”项目。  

实验室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科技部提出的“创新、专利、人才”三大战略,瞄准学科前沿,以获得原创性科技成果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目标;利用云南地区丰富的古生物资源,搭建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平台;以研究世界自然遗产“澄江生物群”为 基点,向古生物学其他研究领域辐射;围绕云南省特有、丰富的古生物资源,利用现代古生物学技术手段,探讨早期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植物登陆及演化、脊椎动 物起源与演化及相关地球化学问题,使之成为国内古生物研究和吸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利用实验室的研究平台、标本、展板等,开展面向社会的科普、 旅游、文化宣传等,直接服务于云南经济和社会建设,尤其作为云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澄江生物群”化石标本及研究成果的专业展览厅在校本部科学馆建成开放以来,为云南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树立了一扇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为云南省 举世瞩目的古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保护、利用、宣传和发展云南省古生物特色旅游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对云南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以及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 会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室建设有化石博物馆、标本库、标本修理室、酸泡室、切片室及样品处理室等,配备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偏光显微镜及相应的电子成像系统、岩石样品精密切割磨制系统、线性精密切割机、以及研究级生物透光、实体显微镜十余台等仪器。建设有野外工作站2个——“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禄丰工作站”、“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口野外工作站”,合作研究基地1个——“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与玉溪市博物馆合作研究基地”。目前实验室共有在职成员15人,其中研究人11人(“青千”、“优青”各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1人),技术支撑人员3人,行政人员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6人。

实验室定位

1.基础研究:探索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以及相关的地质环境背景,产出原创性高水平成果;

2.科普展览:服务于大众,提高全民科普水平;

3.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升科学、文化内涵,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实验室特色

利用资源优势,研究与保护相结合;探索科学理论与服务经济建设相结合;深奥的科学研究与通俗的科学普及相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
  1. 寒武纪早期生物
  
2. 古植物学
  
3. 古脊椎动物学
  4. 地球化学

研究成果

截止于2015年,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十余项,在国际性专业学术杂志发表高水平研究论80余篇,21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PNAS》、《Geology》杂志,受到国际古生物学家的高度评价。
  奖励与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7),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中国地质科学十大科技成果奖(2008),中国十大科学发现(2008),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2011)、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杰出贡献奖(2013)、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014)、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等。

 

by: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update: 2016-03-31]